古交新能源农业产业园是千亿产值产业园项目,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一产种植蓖麻采用示范基地+三级合作社模式。每个合作社要求具有1000亩地,一级社走村集体经济方式。2022年发展10个一级合作社和10个二级合作社,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2023年发展80个三级合作社,达到种植规模10万亩。
二产建设以下四个板块:
1、功能食品工业园(丝蛋白片、蛹虫草片、有机钙、人参菜、雄蛾酒、蛹虫草酒、药膳食材包、雌性激素片等产品);
2、新材料工业园(三素分离工程、纤维素造纸、半纤维素生产有机肥料、木质素生产石墨烯高性能碳纤维;蓖麻油深加工生产新材料大环麝香、液晶材料、尼龙11等);
3、清洁物流园(重卡电车运输、火车发运站、产地仓、一物一码包装、冷库及冷链物流);
4、动力岛(光伏、风电、燃气蒸汽循环利用发电供蒸汽、抽水蓄能电站、储能、智慧电网);
三产建设负氧离子谷,使谷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万个/立方厘米。之后建设以下四个板块:
1、廊桥水城(养生养老商业元素汇集区);
2、中国药用植物生物工程园(分南药园和北药园,南药园也是热带岛屿度假村,开展科普旅游和反季节旅游);
3、红色广场(红色旅游);
4、森林康养小镇(新农村改造工程)。
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资金缺乏、缺少人才和转型意识不足等诸多困境。如何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作为全国主焦煤基地之一的山西省古交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不断破除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以创新驱动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谱就了我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山西省古交位于省城太原市西北部23公里处,市域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21.07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5.9万人。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貌特征为“一河三川”,是全国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1958年,设立太原市古交工矿区,1988年撤区设市。
古交,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摆在古交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奋力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传统煤炭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生态环境持续变好,逐步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变、由变到好、由好到美”的全面蜕变。
夯实基础 新环境中扎实“改革的根”
能源产业是古交市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在对待煤炭产业上,古交市做到了“两点论”,既清醒地认识到化石能源终将枯竭这一现实趋势,不断增强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又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巩固煤炭优势、做强能源产业,打造省城“综合能源输出基地”,无论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是对古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2020年以来,古交市深刻把握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部署要求,把大力推进煤电化清洁高效转化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改革和转型的先着棋,统筹把握煤矿行业清洁、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趋势,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煤电产业清洁化、清洁产业规模化。
古交举全市之力,积极推动煤炭产业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支持矿井加快应用5G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积极引导煤炭精深加工产业向环保型、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深化与西山煤电(集团)的合作,积极争取“十四五”期间上马建设年产500万吨的杨庄煤矿和兴能电厂四期。加强加大对煤炭洗选加工业的整合和改造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洗选煤企业的自动化、高效化、标准化水平。2020年,古交市压减煤炭产能159万吨、退出焦化产能160万吨、淘汰落后洗选煤产能5396万吨。
古交市全力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持续在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开发上做文章,推动了能源供给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煤—焦—冶—电”向“煤—电—热—材”产业格局转变,由主焦煤生产基地向综合能源输出基地扩展,构建了清洁高效合理的能源体系。
开拓产业 矸石山上开出“转型的花”
在古交市,不仅传统煤炭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探索新兴产业的步伐也在加速推进。近年来,古交市全面落实省委、太原市委关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古交的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精心谋划布局,加快转型蹚新路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能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一区多园”布局,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着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古交市沙棘产业研发中心成立
2019年6月13日,中北大学与山西饮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成立“古交市沙棘产业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在科学研究、科技人员等资源以及生物材料与发酵研究所在沙棘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成果,利用引领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试制及装备产业化优势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沙棘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研发中心围绕山西省特色植物沙棘精深加工和功能成分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为提升山西省沙棘资源利用深度、利润空间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撑,对古交市沙棘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起到示范促进作用。
二、古交生态国防城启动
2021年7月27日,古交生态国防城项目奠基仪式在古交市河口镇紫金沟口隆重举行。古交生态国防城项目是古交市政府和中科盛联集团开展政企合作,以国家生态环境部倡导的“EOD”模式为指引,以PPP模式为实施路径,打造“生态环境修复+国防特色产业融合+文旅持续引爆”的联合开发模式项目。项目一期总体规划区域约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拉动外来投资约150亿元。项目坚持边治理、边开发、边运营,有利于全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生态治理和产业植入,推进绿色转型进程,标志着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将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古交市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秦晋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推进
2021年8月13日,古交市秦晋煤矸石循环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消除煤矸石、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重污染等现象,还可每年向社会提供两亿标块优质、节能、环保、绿色的新型墙体材料,安置新增就业150余人,真正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古交市推进传统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循环经济增添了强大助力。秦晋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经过前期对接,从选址立项到开工建设不到两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古交速度,印证了营商环境,树立了标杆示范,对古交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古交市“大交通”发展格局形成
2021年8月27日,古交市东部新城火山片区滨河北路与火山二桥工程提前9个月完成建设任务,正式竣工通车。古交市东部新城火山片区建设项目是古交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镇扩容提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路网承载能力,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加强汾河两岸城区的交流沟通,带动火山新城周边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山地康养、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不断丰富转型发展内涵,为古交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古交未来的发展方向,古交市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积极谋划,全力推动,把单链条的小项目培育成多链条的大项目,把大项目做成技术领先、规模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奋力推动形成“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生动局面。
生态筑基 发展路上长出“绿色的林”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古交市委政府领导站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改善生态,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古交。
一、坚持全域治山,厚植绿色根基
古交市坚持高标准保护,健全林长制分级责任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灾害防控、国土绿化等重点举措落实落细,促进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增绿增景增收有机统一。把实施“三环生态圈”战略作为长期性战略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林业向彩化财化林业转变,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目标。
以合理利用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分级分类实施山体破坏面生态修复、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矸石山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扎实做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后半篇文章”,强化森林防火与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大力提升山体环境品质,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利用最大化。
二、坚持系统治水,打造水美家园
作为汾河流经的29个县(市、区)之一和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古交市不仅是全省“治汾一盘棋”中的一份子,而且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补水区,是省城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古交市秉承“五水同治”理念,实现以水润城、以水养城、以水美城。大力实施河流生态治理计划,稳步推进汾河及狮子河、大川河、原平河、屯兰河河道综合治理,提升河道行洪标准,改善河道环境,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实施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强渗漏带实施钢坝蓄水、生态补水工程。全面推进汾河古交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涵养水源。提升污水综合治理标准,加快推进城市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现雨污合流排水管网全面清零。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入河排污口全面整治由市区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及处理率。同时,积极推进中水利用,鼓励工业企业优先使用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推动建设节水型城市。
三、坚持强力治气,守护蓝天白云
古交市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散乱污”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继续开展清洁供暖改造,巩固“禁煤区”成果,强化应急减排措施,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有效整治道路扬尘污染,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四、坚持综合治城,完善城市功能
古交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着眼于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统领下,精心做好市政、住房、人防和教育、体育、卫生、养老等领域专项规划,切实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部新城火山片区12个PPP项目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工程,加快天然气置换工程进度,建设完善智慧水务平台,逐步实现换热站智能节能运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规范城市管理,以推进智慧城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扎实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扬尘、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燃气、渣土、夜市“六个严治”行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高标准抓好城市游园建设,加强城市建设与公园绿地的融合,建设山体公园、街头公园、滨河公园,构建山林休闲游憩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积极推进交通网络建设。服务保障太原市西北二环高速古交段工程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屯村—太克线、古交—岔口公路等改建工程,进一步构建畅达的交通路网。
五、坚持防治灾害,保障群众安全
古交市95.8%为山地丘陵,域内海拔高差1454米,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蝴蝶状,地形地貌一河三川,河流总长514公里,山水经由三川最终汇入汾河。近年来,古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防洪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组建了以抗旱服务队和水务山洪、河道、水保等技术骨干为主的30人水旱灾害防御专业队伍以及乡村两级200余人组成的兼职队伍,初步建成了覆盖市乡村三级的水旱灾防御队伍体系。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了雨情水情监测预警全覆盖和信息及时准确传送,为防汛工作决策处置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改善防洪基础设施,通过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汛减灾设施。四是完善城市排水功能,确保城市排水畅通。五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聚力振兴 乡村大地结出“丰硕的果”
古交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矿城市,农业产业转型、提质、发展实属不易,品牌创建更是困难。但是,古交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围绕向山中取宝的思路,对自身资源、地理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农业优质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是古交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要求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是推动古交“蹚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古交市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发展新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岔口、邢家社、河口3个乡镇的9300亩农田,复耕复种撂荒地2万亩;完成10.51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实现粮食总产量1470万公斤目标;推广设施蔬菜建设,全力抓好7110亩蔬菜种植;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扶持欣农、新牧源等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启动规范化生猪屠宰场建设和浩瀚农产品冷链仓储项目,形成集养殖、屠宰、仓储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全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依托大果榛子、沙棘、中药材(药茶)等特色产业,鼓励成立种植联合体,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重点抓好农业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推进以蓖麻种植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落地。继续支持和谐源林麝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福山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多产融合的规模农业。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金牛良品,一见如故”公共区域品牌,打造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实现“古交产品”向“古交品牌”的跃升。
持续推进榛子、沙棘、中药材3个万亩产业园建设,新增榛子种植面积4400余亩、中药材2800余亩,种植优种沙棘5400余亩,逸香茶叶公司被评为全省药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谐源建成全省最大的林麝特色繁殖基地。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任务,145个村(居)挂牌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高标准打造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岔口乡关头村入围全省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积极创建28个“美丽村庄”和108个“清洁村庄”,改造提升农村户厕5425座,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古交市委书记李卫平指出:古交市将继续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跑出加速度,干出新力度,创出新高度,真抓实干、精抓细干、埋头苦干、精抓巧干,继续在做优做强基础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中担使命谋发展、抓改革强转型,统筹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古交实际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