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富农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主要是为了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食、油料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产粮(油)大县财政困难,促进粮食、油料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常规产粮大县入围条件为:近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大于1000万斤;或者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级行政单位。在此基础上,近五年平均粮食产量或者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名的县为超级产粮大县,在获得常规产粮大县奖励的基础上,再获得超级产粮大县奖励。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产油大县奖励入围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入围县(市)享受的奖励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特别是用于支持油料收购、加工等方面支出。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加强冬春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二)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
(三)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
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开展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试点。
(四)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
(五)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
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深化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强化粮食安全教育。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六)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严守耕地红线。分类明确耕地用途;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七)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
多渠道增加投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实施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八)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九)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
(十一)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属地责任,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实行定责定岗定人,确保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做好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要“一种一策”精准治理、有效灭除。
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十二)完善监测帮扶机制。
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十三)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重点)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光伏+)压实就业帮扶责任。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做好省内转移就业工作。(FD模式)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发挥以工代赈作用。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逐步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政策。
(十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
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做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选派,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计划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员)完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
(十五)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拓展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域,深化区县、村企、学校、医院等结对帮扶。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下,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创建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发挥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作用。
四、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重点)
(十六)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文旅发展,创意旅游)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让农产品有身份证)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十七)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加强县域基层创新,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加快完善县城产业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
(十八)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解决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十九)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户籍制改革)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开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合理引导灵活就业农民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草原休养生息。(湖长制、河长制)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五、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二十一)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防范村级债务风险。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做法。
(二十二)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厕所革命)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卫生厕所,统筹做好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可建设卫生旱厕。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就地利用处理。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
(二十三)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二十四)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五)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办好特殊教育。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县级敬老院失能照护能力和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水平,鼓励在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加强乡镇便民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六、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
(二十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党建+)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行村级基础信息统计“一张表”制度,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二十七)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
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农村党课)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十八)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
七、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二十九)扩大乡村振兴投入。
(三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三十一)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重点)
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能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对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
(三十二)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
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管理制度。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制定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
八、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三十三)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
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三十四)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
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责。
(三十五)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
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资信树农业平台能为您做什么?
⊙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
⊙ 田园综合体规划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规划
⊙ 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
⊙ 国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产业强镇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都市农业园区规划
⊙ 编制项目建议书
⊙ 编制项目申请报告
⊙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食材品牌认证
⊙ 生态原产地品牌认证
⊙ 中医农业示范基地认证
⊙ 生态食材供应链
⊙ 生态农产品供应链
⊙ 农产品+互联网
⊙ 农产品进城
⊙ 生鲜供应链
⊙ 快手抖音直播带货货源资信树供应链